中国·必赢242net(股份)有限公司官网-Baidu百科NO.1

丽江,再见——地质认识实习收官之站

发布者:张振发布时间:2025-07-29浏览次数:10


本次地质认识实习历时18天,从“火炉”南京,途径昆明-双柏-禄丰-大理,来到“凉都”丽江。一路过来,同学们将书本上一个个抽象的理论概念都具象到一个个真实的天然场景,对现代地球科学有了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认识。

实习指导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融入“启发式教学”的新模式,核心是打破传统的 “老师讲、学生记” 的被动模式,通过真实的地质场景,提出科学问题,引导同学们去鉴别矿物岩石的名称,分析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背景,让学生成为观察、思考、分析的主体,最终实现从 “认识现象” 到 “理解原理” 再到 “实践探究” 的思维跃升。剑川盆地成了同学们的天然实践场所。各学习小组基于理论阐述和近期实践心得,自主判别地层类型,辨识岩石种类,同学们还陆续发现了九子岩组与宝相寺组的岩层分界线、观察了双河组的煤系与煌斑岩侵入现象、判别了双河组断层构造的运动规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实践探索精神,极大增强了学习乐趣和学习动力。

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开展自主探索

本次地质实习中,增加了一个最新的地质考察点-虎跳峡。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一览金沙江在深峡中奔涌腾跃的磅礴胜景,切身感受到水流变化、颗粒搬运能力改变、强烈构造抬升以及伴随的流体下蚀作用等地质规律。在陡峭的山路两侧,不时有精彩的地质现象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禁驻足,有同学调侃这是“地科生独有的浪漫,看见精彩的地质现象就走不动路”。

李广伟老师在讲解虎跳峡的形成机理

在饱满的实习日程中,师生们还考察了“丽江古城”最常用的美丽“五花石”的产出层位,始新世丽江组砾岩,也了解到原来独特的“五花石”与“重力流”的密切联系。当然,我们还少不了的要参观经典的教学点——长江第一湾,畴昔这只能见于教材的经典景观,如今近在眼前不禁让人感慨万分。大家在此学习阶地构造与地貌成因,前来交流的外教还与同学们讨论了地下水的相关知识。收官之站是石鼓水文站,站内的研究人员热情地带领大家了解了水文站的检测项目与相关设备,铅鱼、翻斗式雨量计、蒸发器等等设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戴顿大学Sarah博士与学生交流

师生在石鼓水文站交流学习

723日上午,全体带队老师进行了地质认识实习的总结,并给同学们提出了实习报告的作业要求。之后,师生党员代表开展了云南地质认识实习队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同学们畅所欲言,在教学与生活上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大家都衷心祝愿南京大学云南地质认识实习活动薪火相传、年胜一年。

全体带队老师进行地质认识实习总结会

地质认识实习队临时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图片:实习队、曾智渊、何智浚

文字:实习队、王钧

审核:王国光、董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