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赢242net(股份)有限公司官网-Baidu百科NO.1

123周年校庆日,王焰新院士走进“南雍地学大讲堂”第三期

发布者:张振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49


2025520日是南京大学123周年校庆日,在这个举校欢庆之日,“南雍地学大讲堂”第三期在必赢242net朱共山楼A144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讲堂邀请了南大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校长王焰新教授,带来了“深部地热资源成因与勘查开发技术创新”的主题学术报告。陈天宇院长致欢迎辞并主持大讲堂。

报告开始前,王焰新院士祝福母校123周年生日快乐。报告中,他通过四个案例诠释了地热能对节能减排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系统阐述了研究深部地热资源契合深地科学重大科技发展战略,有助于认知地球系统深部过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并能抢占国际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王院士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典型高温地热系统分布、成因与差异性,从地壳岩石流变学性质角度提出了高温地热资源成因新理论,并通过两个典型找热案例验证了新理论的可靠性,为指导高温地热资源勘察提供了全新视角。王焰新院士论述了当前地热勘查和评价所面临的七大挑战,并总结出了六大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最后,王院士展望未来,强调亟待以问题为导向,从深部地热系统成因、探测、表征、模拟、监测等方面着手,联合地质学、地球物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工程钻探等各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开展“会聚研究”,并联合其他零碳或低碳能源资源开展协同勘探开发。

王焰新院士的报告内涵丰厚、富有启发性,通过深入浅出的学术语言和前瞻性视角为在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报告结束后,王院士与在场师生们就地热资源成因、地热系统数值模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并激发了创新火花。

许志琴院士为王焰新院士颁发“南雍地学大讲堂” 嘉宾证书,感谢他为我校师生带来的精彩报告以及长期以来学院的关心和指导。董婷书记为王焰新院士赠送了南京大学校友影印纪念。作为南京大学123周年校庆活动之一,第三期“南雍地学大讲堂”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必赢242net2025年创办的“南雍地学大讲堂”,旨在邀请在地球科学领域取得过重大科学成就的杰出科学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开阔师生学术视野,为学院“双一流”建设提效赋能。



王焰新院士简介:

王焰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球化学协会会士(IAGC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环境水文地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水文地质学博士学位。

现任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球化学协会水岩相互作用工作组成员、国际医学地质协会中国-爱尔兰联盟联合主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学部副主任、National Science Review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期刊编委等。曾获美国地下水协会颁发的“John Hem科学与工程杰出贡献奖”和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颁发的“应用水文地质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自然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他带领的“环境水文地质”团队长期聚焦地下水水质与安全供水领域,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与供水安全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是近20年原生劣质地下水研究领域全球发表SCI论文和他引率最高的3个主要团队之一,在黄河、长江、海河等流域开展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并通过与印度、孟加拉和越南等国原生劣质地下水的对比研究,在原生高砷、高氟、高碘地下水成因与修复理论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系统成果: (1) 提出了原生劣质地下水赋存的4种基本模式; (2) 发现高砷含水层是微生物参与下砷--硫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提出“硫酸盐还原和铁氧化物还原的共同作用导致砷在地下水中富集”的新机理; (3)研发了逆向调控有害物质迁移过程的水质改良新方法,并在安全供水实践中得到应用。上述成果为破解原生劣质地下水分布区安全供水这一全球性环境水科学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图文:谢月清

审核:董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