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由必赢242net和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新时代元素地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讨论会”在南京大学顺利举行。会议汇聚了以及来自全国近20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元素地球化学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与战略规划。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骏、刘丛强、张宏福、杨经绥、沈树忠,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领导出席讨论会。
会议伊始,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致欢迎辞,强调地球化学作为支撑资源环境领域创新的重要学科,需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冯新斌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学会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青年学者勇攀科研高峰,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京大学李高军教授作题为《新时代地球化学发展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提出,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需进一步聚焦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加强关键元素循环机制、古环境重建及环境健康领域的创新突破,同时深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交叉应用,推动学科向"深地、深海、深空"拓展。
十余位青年学者代表围绕元素地球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分享,主题涵盖元素地球化学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同位素地球化学新技术与应用、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中的前沿研究。与会专家对青年学者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加强各基础各学科及研究方向之间的交叉交流,构建理论-技术-应用的多维发展模式。
圆桌讨论环节,院士与专家们就学科发展现状与突破口展开深入交流,形成多项共识:一是强化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创新,丰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科学内涵;二是推动跨学科平台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元素地球化学科研体系;三是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元素地球化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四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兼具前沿视野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元素地球化学专家人才。
会议总结指出,元素地球化学作为地质学的核心支撑学科,需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为全球变化应对、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此次会议为学科发展凝聚了智慧,指明了新的学科方向,有力推动我国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迈入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的新阶段,为新时代地球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文:刘澍
审核:唐朝生